最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栏已成为行业洗牌最真实的映照——保险中介机构注销许可、吊销执照的公告密集发布,一场行业深度洗牌正在进行。
十月中旬,浙江保鼎保险代理因“失联”被立案调查,监管部门连调查通知书都无处送达;深圳汇才保险代理因拒绝依法接受监督检查,被直接吊销保险中介许可证;福建汇川保险代理则被停止接受新业务三个月,总经理任职资格被撤销。
退场潮汹涌:前三季度离场数量超去年全年
这并非个案。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已有163家保险中介机构正式退出市场,这一数字较2024年全年离场数量激增近百家,退场速度明显加快。
退出机构的类型广泛,既包括通辽市金顺保险代理、江苏华能保险代理等专业中介,也涵盖农村商业银行、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等兼业代理。仅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就注销了6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机构总量较年初下降11.7%。
退场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被监管部门直接注销,有的主动变更经营范围放弃中介业务,还有不少直接“失联”。业内透露,许多小型机构连监管费都无力支付,保证金也难以凑齐,最终只能悄然离场。
生存危机:三大压力击溃传统模式
保险中介行业为何突遇寒冬?根源在于传统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主要体现在三大压力:
“报行合一”政策带来直接冲击。以往中介机构常通过虚报手续费、套取差价获利,如今政策要求保险公司备案费用与实际执行完全一致,导致中介手续费收入直接腰斩,部分机构佣金降幅高达50%。依赖高额佣金维持的团队和渠道体系瞬间崩塌。
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削弱了产品吸引力。客户购买意愿下降,中介销售转化率和收入随之滑坡。曾经“一照难求”的保险中介牌照,如今多次流拍、折价成交已成常态。
监管“清虚提质”动真格。监管部门明确用三年时间清理不合规机构,对注册资本、高管资质、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众多小型机构难以承担合规成本,只能退出市场。
此外,线上购险率在2024年已达78%,加上银邮渠道持续挤压,中小中介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转型路径:三条生存之道浮出水面
尽管挑战严峻,但行业洗牌中也显现出清晰的转型路径:
转向团财险领域。许多中介发现,虽然寿险佣金大幅下滑,但团财险、医疗险的手续费保持稳定。如大童保险已开始引导人身险中介转向企业保险领域,提供境内外团财险整体解决方案。有经纪公司调整利益分配,将团队管理费的50%补贴一线业务,稳定业务员收入。
深耕“小而美”细分市场。避开寿险红海的低价竞争,聚焦宠物医疗险、户外运动险、教培责任险等垂直领域。部分机构与体检中心、律所合作,拓展健康管理、遗产规划等特色服务,建立专业壁垒。
科技与服务双轮驱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智能系统实现风险评估与快速理赔,将保单托管、理赔协助打造成标准化服务。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健康管理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外的附加价值。
行业未来:两极分化格局渐成
业内预判,未来保险中介行业将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一端是拥有资源与品牌的大型平台化机构,另一端是专注特定领域的专业化精品机构。缺乏特色、合规性不足的中间层机构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这次洗牌并非行业没落,而是粗放增长时代的终结。对于具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准的机构而言,反而迎来难得的“幸存者红利”。而对消费者来说,未来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值得信赖的保险顾问服务。这场行业变革,正在重塑保险中介的价值定位与发展轨迹。来源:险联社(完)
◩ 关于保投界
中中保险咨询有限公司(官网:51买牌网)拥有29年行业经验,从事保险中介股权交易已超八年。已成交43家保险中介公司牌照,行业领先,广交天下朋友!关注保投界,收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