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中介牌照交易平台,中国保险中介牌照交易服务中心,保险经纪公司收购,保险代理公司收购,51买牌网,51maipai,中中保险咨询,保险经纪公司转让,保险代理公司转让,转让保险代理牌照,保险中介牌照转让,保险中介股权转让,保险经代牌照转让交易,保险经纪公司注册,保险代理公司注册

郎咸平炮轰港险“七大坑”
保险资讯 | 2025-07-09 11:31 访问
标签: 郎咸平炮轰港险七大坑,郎咸平炮轰港险,郎咸平,港险七大坑

近日,原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讲座教授郎咸平对香港保险行业提出尖锐批评,直指其存在“七大坑”,包括7%稳定回报难兑现、提前领取惩罚机制、产品收益差异悬殊、疾病保险拒赔风险、高昂诉讼成本、外汇管制限制及内地签署保单无效等问题。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市场热议,既折射出消费者对跨境保险的复杂认知,也暴露出行业在销售规范、产品设计及消费者教育上的深层矛盾。

争议焦点一:7%收益是否为“画饼”?

郎咸平以具体案例指出,香港保险宣称的7%复利回报需持有保单长达70年方可实现,实际长期收益可能远低于预期。他援引某保险公司产品数据称,同一公司不同产品20年回报率从2.22%到6.32%不等,质疑其投资稳定性。对此,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披露的分红实现率数据显示,行业平均水平超90%,部分头部机构如友邦、宏利等连续多年达标率达95%以上。业内人士解释,香港保单多配置于全球股债组合,固收类资产参考美国国债收益率(当前超4%),权益类投资则通过多元化布局对冲风险,长期收益需结合复利效应评估。

争议焦点二:流动性惩罚与产品透明度

针对“提前领取损失百万”的指控,行业承认香港储蓄险前期现金价值较低,退保可能面临本金损失,但强调这是长期理财产品的设计逻辑。精算师徐昱琛指出,香港保单通常需持有20年以上方显收益优势,这与内地短期理财产品形成鲜明对比。争议背后,暴露出部分代理人在销售时未充分提示流动性风险的问题。香港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实现率及保单条款,但消费者仍需主动核查产品说明书中的退保费用结构。

争议焦点三:健康险理赔与法律风险

郎咸平批评香港疾病保险“无限告知”原则易导致拒赔,并称诉讼成本高昂。数据显示,香港保险投诉局2024年处理356宗投诉,仅2.5%获全额赔偿,超40%因证据不足被驳回。法律界人士提醒,内地居民投保需亲赴香港签署合同,否则属“地下保单”无效。此外,香港律师费普遍按小时计费(3000-5000港元/小时),大额纠纷诉讼成本可能超过赔付金额。监管层已要求保险公司简化健康告知流程,并推动电子化核保系统以降低纠纷率。

行业反思:规范与发展并重

此次争议折射出香港保险业在高速扩张中的隐忧。2025年一季度,内地客户赴港投保保费同比激增21.4%,但代理人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机构为冲业绩淡化风险提示。香港保监局近期升级GN16指引,强制要求保险公司披露所有在售产品过往5年分红数据,并限制高演示利率误导行为。业内呼吁建立跨境保险纠纷调解机制,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明确“保险姓保”的核心逻辑——储蓄险应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补充,而非投机工具。

消费者启示:理性选择与风险认知

对于有意投保香港保险的内地居民,专家建议:

  1. 核查分红实现率:优先选择历史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的机构;
  2. 明确法律边界:务必亲自赴港签约,避免“地下保单”;
  3. 评估流动性需求:确保保单持有期与家庭财务规划匹配;
  4. 关注外汇政策:年度购汇额度需符合外汇管理局规定。

郎咸平的批评虽显犀利,却为行业敲响警钟。香港保险若要维持其全球资产配置优势,需在销售透明度、客户适配性及跨境服务上持续优化,方能在争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完)

51买牌网(中中保险咨询有限公司 51maipai)作为中国保险中介牌照交易服务中心,我们严选牌照,提供从尽调,到过户的全流程服务,确保契合金融监管。擅长隐性债务及瑕疵甄别,减少审批阻力等。成功撮合41家全国性交易,29年经验,只专注于保险中介行业。广交天下朋友!

TOP